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本科二年级开放式终期评图回顾

2020年6月6日上午8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本科二年级《风景园林设计(2)》课程开放式终期评图在线上圆满举行,采用腾讯会议室和腾讯直播间进行共享。约1400余人参与观看和互动,来自包括北京林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内的至少39所国内高校,以及美国哈佛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

《风景园林设计(2)》课程的授课教师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郑晓笛副教授,开放式终期评图特邀点评嘉宾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朱育帆教授。

 

腾讯会议室现场

 

腾讯直播间现场

 

《风景园林设计(2)》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本科二年级第二个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课,课程题目为大学校园景观设计,64学时,共8周。在抗疫的特殊时期,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

课程选取清华大学校园内的两处场地为设计对象,分别为“清华大学西门区”(面积:2.51公顷)与“西南联大纪念碑区”(面积:2.93公顷)。选课的8位学生两人一组,每个场地有两组同学进行设计。

 

设计要求既扎根于场地,同时能创意突破。课程要求包含以下三个关键词:

  • 系统:强调对景观设计中地形、水体、植被等多要素的系统化综合设计;
  • 连接:强调场地与更大范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实或虚的连接等;
  • 边界:强调关注场地的边界条件,以及场地内部各分区之间的边界关系等。

 

评图于8时准时开始,郑晓笛对评图嘉宾与观看直播的观众表达了热烈欢迎,并对课程基本情况、评图安排进行了总体介绍。

 

8时15分,“清华大学西门区”场地的第一组汇报正式开始。首先是由江婷和杨澈同学带来的作品:《充电》

设计主要从场地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对流线的重新组织,将场地内各处空间串联起来,加强空间的连续性,增强西门入口区的整体感。结合对场地现状的分析,两位同学以“穿行和停泊”为主题,以空间放射出的“场”为概念起点,将新的功能融入整体设计之中,并结合各个“场”对流线进行调整。最终将西门入口处塑造为以铺装广场为核心的门户空间,将西院住宅区改建为历史文化宣传区及游客服务点,并与绿地空间相融合。在解决场地现有问题及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落实设计概念与想法。

 

第二组是魏欣辰和于宝兰同学,他们带来的作品是:《清华西走廊》

两位同学认为西门区域的交通问题影响着许多清华师生,也让众多初到清华的人感到困扰。因此,设计以“改善交通”为出发点,围绕着交通流线形成“廊道”的概念,并打破现有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形成通过将机动车流线穿入地下而获得上方完整景观与交通空间的方案。

 

两组同学汇报后,经过10分钟中场休息,下半场评图于9时47分正式开始。随着场地转移到“西南联大纪念碑区”,观众们被带入清华校园的核心地带。首先是李静珂和吉博文同学带来的作品:《断点重连RECONNECTION》

两位同学认为清华建校史上的十年峥嵘岁月流落西南,西南联大纪念碑也成为校园内唯一的历史断点,因此用象征“刚毅坚卓”精神的折线重新连接断点与校园历史,连接历史与现在、自然与生活,也通过序列和种植空间引导师生进入这片位于校园中心却被忽视的场地,重温这段艰辛而光荣的历史。

 

压轴出场的是由隋琛和郭宇萌同学带来的作品:《当“京师”遇上“北京”》

设计想表达的“冲撞”概念从三山五园和都市北京、清华红区和白区的两组对比出发,希望在这个处于交界处的地段上体现出自然和人工两种特质,前者为三山五园、红区的缩影,后者为都市北京、白区的凝练。此外,自然和人工也分别象征着一人于山野独行默默与众人于开敞处交谈欢悦的两种清华众生情态。

 

每组同学汇报后,评图嘉宾及授课教师均给予了意见和点评,并在最后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课程最后,助教张琳琳、刘洁琛及各位参课同学也分享了多维度的课程感想。本次开放式评图于12时20分圆满结束。

郑晓笛老师首先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感谢,本学期线上教学对设计课而言形成很多挑战,同学们均克服了很大困难认真投入地完成了设计任务。此外,最后大家一致决定采用开放评图的方式,她也感谢同学们承担压力的勇气。大二阶段是形成场地认知、寻找设计理念并学会系统性运用风景园林专业知识将其落实在空间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同时,同学们首次进行团队合作,其中的困惑、纠结、彷徨是在人生过程中常常要面对的挑战,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是风景园林专业人士所必须具备的。此外,她很高兴看到同学们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与认知,也更加能抱着开放的态度接受不一样的意见。

朱育帆老师首先对老师和同学们在新形势下做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许。对同学们而言,二年级是个非常重要的转换时期,同时也要意识到积累的重要性,只有兴趣和热爱能支持设计这场长跑。除了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基本功训练,还要注重口头表达,同学们的汇报都很精彩。此外,因本课程是同学们第一次小组合作设计,朱老师还谈到了协作对设计行业的重要性。最后,朱老师表示很开心看到同学们的阶段性成绩,并对将教授同学们下个学期的设计课寄予展望。大三阶段对能力的要求更加综合,希望同学们做好准备,同时保持恒心。

王向荣老师首先感慨接触年轻的学生很开心,他表示以前没有现在的好条件,现在同学们的成果也远远超出老师那个年代。在现在的特殊情况下,大二的学生在8周时间内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完成得非常好了。王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感悟,他认为每个人的设计能力都不同,但重要的是要对设计敏感,尤其要对场地有特别准确的判断和认识,能发现场地的问题和想要取得的目标,然后再寻求既简明又合理的途径解决问题,运用合适的设计方式充分表达出来。如果还能在设计中遵循内心,心怀独特的浪漫和情感,设计就会与众不同。王老师认为大二的学生未来成长的路径非常广,正是每个人的不一样造就了世界的不一样,他鼓励同学们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保持初心。

本次评图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首次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面向公众展示本科生设计课的终期评图过程,进行开放交流。开放式评图对选课学生而言是一次公开展示、检验自己成果的锻炼机会。评图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扩大了参与规模,大力促进了风景园林专业内积极热烈的交流氛围。评图接近尾声时,参与观看的观众还自发建立了全国风景园林学生交流QQ群,入群人数已逾350人,产生了计划之外的喜人辐射影响。

开放式终期评图在热烈的互动讨论中落下帷幕。此次评图映射出风景园专业内师生对开放交流的热切需求,线上教学从挑战转为机遇,为其提供了可能的平台。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共享式教学,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促进风景园林专业和教学的发展!

 

撰稿人:刘洁琛

©版权所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