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宣布: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国家公园:有生命的国家宝藏》专题节目,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杨锐教授受邀解读我国国家公园建设。
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五个国家公园各有特色,不仅为解决各自面临的难题作出了有效探索,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推动了自然生态保护传统模式的转变。国家公园是有生命的国家宝藏,也饱含着我们对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锐教授首次完整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战略方针与行动建议,曾受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的邀请担任专家组组长起草《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中确定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成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要组成。
2014年以来,杨锐教授深度全面参与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完成了7项关键性咨政项目,所提出的改革建议和实施路径被2017年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系统采纳。作为首席专家,主持了国家公园领域内第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系统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治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