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与混合遗产保护领域,具有悠久的科研实践历史,参加了多项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实践项目,并形成了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特色。科研实践领域除了传统的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保护管理外,还包括:世界自然/混合遗产地价值识别与保护管理规划;多尺度遗产体系和遗产网络构建、文化景观保护等。
在风景名胜区研究和规划实践领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是中国最早从事相关研究的机构之一,完成的重要科研实践项目包括上世纪70年代的黄山风景名胜区规划(1978年)、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规划(1979年);80年代的自流井恐龙风景区规划(1985年);90年代的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1992)、三峡水利枢纽地区风景旅游可行性研究与总体规划(1994)、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9);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梅里雪山景区总体规划(2000-2002)、泰山岱顶景区、红门景区、天外村景区详细规划(2001)、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07)、青海坎布拉旅游目的地概念性总体规划(2007-2008)等。近年来承担的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项目包括:风景名胜区缓冲区保护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201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8126)、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2012-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26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专题报告之风景名胜区研究等。
在世界自然/混合遗产价值识别与保护管理规划和遗产申报领域,科研实践工作紧密围绕我国世界遗产工作展开,主要承担了五台山申报自然文化遗产的文本编制和提名地保护管理规划工作(2004-2007);五大连池申报自然遗产的文本编制和提名地保护管理规划工作(2009-2011);华山申报自然文化遗产的文本编制和提名地保护管理规划前期研究工作(2007-2008);以及2011年《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规划》;并于2011年受UNESCO北京办事处和住建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联合委托,对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规范进行预研究(2011-2014)。
在多尺度遗产体系和遗产网络构建领域,承担了多项不同尺度的国家和省部级遗产体系前沿探索类项目,主要包括滇西北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建设规划(1998);北京市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2004-2050);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研究(2006-2007)、“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地整合保护的空间网络理论方法研究”(2006-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0608043)、“我国省域/区域遗产地体系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1-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078215)。
文化景观保护领域,围绕村落/乡村文化景观和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开展了多项研究,近年来的科研项目包括:美国地球观察研究所(EWI,Earth Watch Institute)资助的“中国村落传统研究”项目(2005-2008)、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滇西北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模式研究”(2012-2014,项目编号20110002110096)、“皇家文化影响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008180)等。